今天在報紙上看到楊振寧與朱經武的對談
覺得很有意思
上網查新聞以後發現
雖然是對談了一場
不過各家媒體報導的重點都不一樣
整理一些我覺得有趣的跟大家分享


 
物理大師勉學子 懂得放下

中國時報  陳至中/台北報導 2008.10.12

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十一日舉辦「楊振寧、朱經武世紀對談」,邀請物理學界前後兩代「大師級」學者交流。被問及研究過程的挫折,兩人不約而同表示,研究若遇到挫折,能撐就盡量撐過去,但若真的太苦,不妨學會「放下」;畢竟每個人的天賦不同,轉個方向,或許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路。

    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表示,傳統教育總是強調「苦讀」,但讀書讀到「苦」,表示興趣不在那個領域,才會灰心想放棄;做科學研究,不成功的實驗十之八九,若還存在好奇心、實驗的動力,就不會覺得苦。他指導研究生時發現,凡是做得太苦才做出來的論文,該生未來發展成就一定不大。

     楊振寧認為真的太苦,就該學會放下。當初他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,同學間有一個笑話:「哪裡有爆炸,哪裡就有楊振寧(Where is bomb、where is Yang.)」原來他從小喜歡研究理論,實做能力卻極差,偏偏又想以一個實驗作為博士論文題目,結局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 正當他的實驗走入死胡同、苦無對策之時,老師建議他回到理論上,並告訴他,之前的一篇投書論點極好,不如稍加增改,就能當作畢業論文。楊振寧苦思二日,決定接受老師的建議,放棄原本的實驗。

     楊振寧說,若當初他堅持作下去,恐怕會越陷越深,回到理論領域後,才覺得如釋重負,感到這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。碰巧的是,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朱經武也有類似的經歷,只不過楊振寧是從實作走回理論,朱經武則是從理論走回實作。

     朱經武受台灣教育,總覺得動腦比動手好,雖然從小就喜歡修理收音機、自己作電路板,但還是想投入理論研究。直到他碰到楊振寧,一切才有了改變,「我才發現我們兩人腦子裡的線路完全不一樣!」

     之後,朱經武專注於實作領域,於七十八年成功將超導體溫度提升至攝氏零下一八三度,被美國媒體評為「科學界的超級巨星」。一名專精理論物理的學者感嘆朱經武在實作上的成就,曾公開表示:「我對物理學的重大貢獻之一,便是沒收朱經武當學生!」


 

 

楊振寧vs.朱經武 「科技挑戰勝過金融風暴」
 
聯合新聞網 更新日期:2008/10/12 07:30 記者楊正敏/台北報導 

兩位物理學大師楊振寧與朱經武昨天以「物理的誘惑」為題,闡述物理的魅力。楊振寧說,今天身處歷史上非常特別的時代,比過去人類面臨更嚴重的問題,勉勵青年學子瞭解長遠發展趨勢,做出自己可以滿意,並對人類有重大貢獻的事。

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和高溫超導大師朱經武,應龍應台基金會之邀進行這場世紀對談,吸引數百位民眾聆聽,現場座無虛席,還有人在場外看轉播。

朱經武以「『物理』如此多嬌,引無數英雄競折腰……,俱往矣,數風流人物,且看今朝。」形容物理的魅力。

楊振寧說,「物理學很艱難,有好奇心就不難。」許多物理發現的影響是無法評估的,改進生產力及人類的福利。像馬克斯威爾方程式把人類帶入電磁波通行的時代,如果沒有他的發現,現在就沒有無線電、電視、網路,現代的政治經濟就無法運轉。

這些物理學家當初只是單純被好奇心吸引,並不知道他們的發現會對世界有多大影響。

朱經武說,人類社會變化的原動力不是經濟,也不是政治,而是科技。最有用的資源是腦力,許多國家開始重視教育,打造知識型的社會,才能有創新。人最大的喜悅就是發明,讓社會向前進、愈來愈好。

他強調,起初也沒人相信高溫超導現象,發現時被認為跟電燈泡一樣重要的發明,具有發展新科技的潛力,未來如果能發現「室溫超導」,就能發現一個美麗新世界。

楊振寧說,科技發展神速,今天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時代,科技一百多年來的特殊發展,導致世界結構的改變,是歷史上沒有過的轉變,「我可能完全看不到」。

他強調,金融風暴固然重要,但不是人類最大的挑戰,高速發展的科技,就像猛加速的高速火車,不曉得結果是什麼,面臨的問題要比歷史上的嚴重許多。
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81012/2/17huz.html

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